【健康警報】香港首現C型輪狀病毒!病徵、治療、預防全攻略

🚨 香港最新情況
• 首宗病例:2025年2月,瑪嘉烈醫院一名醫生因急性腸胃炎離世,調查後確認感染 C型輪狀病毒(Rotavirus C),為本港首例。
• 社區低度爆發:其後在伊利沙伯醫院一名29歲女患者糞便樣本中亦檢出同型病毒,兩者基因排序接近,疑因進食未煮熟海產感染,顯示社區可能存在零星傳播,但非大規模爆發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🤒 病徵:成人症狀較輕,但勿輕視!
C型輪狀病毒主要攻擊腸道,潛伏期約48-72小時,常見病徵包括:
• 發燒、腹痛
• 反覆嘔吐
• 水狀腹瀉(持續3-7天)
⚠️ 注意:多數成人感染後症狀較A型輕微,但若出現高燒、血便、嚴重脫水(如排尿減少、口乾、頭暈),需立即就醫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🏥 治療:無特效藥,關鍵在補水!
目前無抗病毒藥物可針對性治療,重點在於緩解症狀與預防併發症:
1. 補充水分及電解質:口服補液鹽或運動飲料,避免脫水145。
2. 勿亂用藥物:
o ❌ 避免服用非類固醇消炎藥(如布洛芬),恐損害腸道黏膜。
o ❌ 除非高燒或血便,否則不需使用抗生素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🛡️ 預防:嚴防「病從口入」!
C型輪狀病毒主要透過 「口糞途徑」 傳播,例如受污染食物、水源或物件表面24。專家建議:
• 食物安全:
o 🔺 徹底煮熟食物,尤其貝類海產(袁國勇:兩宗病例疑因未熟海產感染)。
o 🔺 避免生冷食物(如沙律、生蠔),高風險族群(長者、免疫力低者)更需謹慎。
• 個人衞生:
o ✅ 飯前、如廁後用梘液洗手20秒。
o ✅ 處理嘔吐物或糞便時戴手套及口罩,並用 1:49漂白水 消毒環境24。
• 環境衞生:
o 定期消毒門柄、桌面等常接觸表面(可用1:99漂白水)。
⚠️ 疫苗現況:
現有輪狀病毒口服疫苗(如Rotarix、RotaTeq)僅針對A型病毒,且限6個月以下嬰兒接種,對C型無效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💡 重要提醒:誰需特別注意?
• 高風險族群:65歲以上長者、胃部手術患者、免疫力低下者(如癌症病人)511。
• 病中照護:
o 腹瀉期間勿強行止瀉,讓身體自然排出病毒。
o 患者不應處理食物或照顧幼童、長者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📌 總結:勿恐慌,但須警覺!
香港雖現C型輪狀病毒,但現階段屬低度傳播。袁國勇強調,嚴守食物衞生、勤洗手是最有效防線。若出現持續腹瀉合併高燒,應及時就醫檢測!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