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香港陽光猛烈,紫外線指數常居高不下,皮膚癌風險不容忽視!及早發現可大幅提升治愈率,立即了解關鍵資訊:

異常痣或斑點
✓ 形狀不對稱、邊緣模糊
✓ 顏色不均(深淺混雜)
✓ 直徑 > 6mm(約鉛筆頭大小)
✓ 短期內變大、隆起或滲血
久不癒合的潰瘍
✓ 皮膚傷口超過 1 個月未結痂
新生的紅斑/鱗屑
✓ 表面粗糙如砂紙,可能為鱗狀細胞癌


皮膚鏡檢查:醫生用放大儀器分析病變特徵
活組織切片:取小片皮膚化驗(局部麻醉)
影像掃描(若疑擴散):X光、MRI等

1.手術切除:適用於早期癌細胞,徹底清除病灶
2.冷凍治療:適用於表淺性癌變,以液氮凍死異常細胞
3.放射治療:適用於無法手術部位,精準照射癌組織
4.標靶/免疫治療:適用於晚期或轉移性患者,提升存活率


嚴防紫外線:
✓ 上午10時至下午4時避免曝曬
✓ 選用 SPF30+、PA+++ 防晒霜,每2小時補塗
✓ 戴寬邊帽、UV400太陽鏡、穿防曬衣物
定期自檢:
✓ 每月用鏡檢查全身皮膚(含腳底、背部)
✓ 用手機拍痣作對比紀錄
高風險族年度檢查:
✓ 白皮膚、多痣、曾曬傷、家族病史者


➤ 轉發提醒親友!
➤ 懷疑病變?速約 皮膚科專科醫生!